国产油菜籽供需偏紧的局面有进一步加剧的态势,随着菜油消费旺季来临,有着刚性需求的国产油菜籽价格或将继续走高,有刷新近几年高点的可能。
国产夏收和秋收的油菜籽货源逐渐枯竭,局部地区油菜籽价格也继续走高,供应紧张、价格上扬态势继续演绎,并未因部分地区油厂停收令涨势有所收敛。在反季节上涨和下跌后,菜粕和菜油现货价格维持少见的平稳态势,供需双方达成暂时的平衡。
库存几乎见底菜籽局部仍涨
由于国产菜籽产量有限,未受菜油和菜粕价格大幅波动影响,依旧“我行我素”。因货源枯竭,加之部分地区油厂如四川因菜油销售不畅,出现胀库,索性暂停了油菜籽收购,而在安徽、江苏部分地区也因收不到油菜籽而出现停收。
但在秋油菜主产区,因内地贸易商抢购货源,油菜籽价格再度走高。据监测,截至12月4日,新疆伊犁贸易商菜籽装车价为2.40元/斤,比前期上涨0.10元/斤;甘肃广河油菜籽到厂价2.77元/斤,青?;ブ俗蚜阈鞘展杭?/span>2.60元/斤,内蒙古海拉尔新菜籽装车价2.35元/斤,均稳定。
由于今年菜油小包装备货需求启动较慢,目前部分地区油厂菜油出现胀库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厂进一步提价采购的积极性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菜油消费趋于增加,油厂库存降低,加工利润好转将是大概率事件。油厂也有进一步提价抢购的资本和动力,加之油菜籽供应日益下降,油菜籽价格继续稳中上扬。
需求起色不大菜油持续平稳
虽然目前进入油脂传统消费旺季,但因小包装油备货尚未完全展开,使得菜油需求没有明显转旺,加之豆油和棕榈油库存高企,菜油和豆油价差过大,导致菜油消费旺季不旺,价格低位暂稳。
截至12月4日,在福建福州、漳州、厦门地区,广东珠三角、湛江地区,广西钦州地区,油厂进口菜籽压榨的四级菜油出厂报价均为6500元/吨,广西防城港为6480元/吨,与一周前持平。
近期菜油价格持续偏弱,除了需求没有明显提升外,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来自豆油和棕榈油的拖累。广东珠三角地区四级菜油和四级豆油价差拉大到720元/吨的偏高水平,使得菜油在消费竞争中没有优势,从而影响了菜油消费。
与豆油和棕榈油库存持续增加不同,由于近期菜油进口量下降,加之需求转好,菜油库存渐降。据监测,截至12月1日,华南地区(两广、福建)油厂菜油库存下降至9.19万吨,周环比下降0.5万吨,降幅为5.16%;华东地区油厂菜油库存为26.51万吨,周环比下降0.4万吨,降幅为1.49%。
据传近期国家将约100万吨临储菜油定向销售给中储粮,若传言为真,后期菜油供应压力将减轻。由于这是最后一批临储菜油,货源的紧缺性使得中储粮并不急于出库,而是待价格合适灌装成小包装油流向市场。这样操作给市场带来的冲击力度将远低于以往的抛储。
淡季不淡菜粕稳中有升
今年11月份,部分进口大豆船只延迟卸港,饲料厂家担心蛋白原料供应而加大了豆粕和菜粕的采购力度,从而导致菜粕市场淡季不淡,港口油厂菜粕成交量急剧走高,菜粕价格稳中有升。
截至12月4日,福建福州、厦门、漳州地区普通蛋白菜粕出厂报价为2390元/吨,比一周前上涨10元/吨;广东珠三角地区2370元/吨,广东湛江、广西钦州及防城港2340元/吨,均稳定。
菜粕稳中有涨的趋势很难维持。由于部分油厂菜籽船到港,截至12月1日当周,国内沿海油厂进口油菜籽库存回升到41.55万吨,环比增长31.69%,同比增长9.9%;全国纳入调查的101家油厂菜籽压榨量增至9.654万吨,环比增长4.78%。相应地,菜粕产出量趋于增多,华南地区油厂菜粕库存增加至5.2万吨,环比增加0.85万吨,为连续第三周增加;沿海地区油厂菜粕成交量为0.43万吨,环比下降87.16%。
综合分析,国产油菜籽供需偏紧的局面随着时间推移呈进一步加剧的态势,随着菜油消费旺季来临,有着刚性需求的国产油菜籽价格或将继续走高,存在刷新近几年高点的可能。没有庞大的抛储作为稳定供应源头,加之需求转旺,菜油供需形势有望转紧,菜油价格将否极泰来,触底回升;菜粕则会因供应大幅增加、需求进入淡季而结束目前的反季节上扬趋势。
-
上一个:油脂继续震荡
-
下一个:安粮榨油机产品和服务优势